小玄想到,我們學佛,或者學道。似乎感到一種道理,就是「不跟隨」。
何謂不跟隨?在佛理中,我們眾生,都隨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受」(感受與接受)與「觸」(接觸與觸發),而產生反應,這個反應,就會讓我們跟隨著那個眼耳鼻舌身意的反應走下去。
在我們一般的眾生裡,想要不跟隨這個由「觸」而引發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受」,是非常困難的。
舉一個例子,我們吃一片薯片,這個薯片與我們的舌根,相「觸」了,就引起我們味覺的反應,我們自然會生出好吃與不好吃,然後就接下來一片一片地吃下去,或者就把這個薯片丟一旁。
我們一片一片地吃下去,就是跟隨了。每一片吃的味覺反應,也是一個「業」,而我們跟隨著這個反應做業,做業的次數多了,業力的力量也同時變大了。
所以,我們談「定力」,這個定力,就是對這些觸受反應的抵抗能力。越大的定力,表現出來的,就是對事物的「脫離感」,感覺像周圍布滿了牽線,在拉著自己,自己卻很抗拒。這在佛經中,佛陀告誡我們,他教我們應以甚麼心態,去擺脫這些束縛,越能擺脫的,就是定力越強。
所以,當人們到死亡的一刻,越能不跟隨業力顯現的境像的,定力越好,就能超越生死,不因隨業境而再次投生,繼續輪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