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生日,我還是如常上班,下班回家的路上,在想,雖然我是窮困,但這種環境,比較容易實踐修行。如果很富有,可能就難保持對生命的關懷,可能會不願捨棄榮華富貴。
於是想到世尊釋迦牟尼,他出身是一個王子,他的成長環境,讓他看見各種爭權奪利,揮霍無度,荒淫無度的境象。再加上他的父王,不想他去當修行人,設置了種種誘惑,想讓他沉醉在這種環境中。
我想到這裡,再想到世尊的一生,是苦難與坎坷的。
他一出生,母親就難產死了。他的父王,一心不願這個兒子去做修行人,想他繼承王位,切力的誘惑他,障礙他,可以想像,世尊和他的父王,父子之間的關係應該不太和諧。
世尊教我們孝順父母,可是他本身,這一點他不容易辦到,沒有母親可以孝順,為了逃避父王,為了眾生,為了求道,他長期在國外,沒甚麼時間待在父親身邊去孝順他,而且對他的父王來說,世尊不想當國王,就有點不孝的意思。這是非常難堪也難於化解的矛盾。
他的心情可能是:我成就了,成正覺了,可是我的雙親都無法親耳聽到我的法。
我猜想,世尊小時候,心裡常常想著這個問題:媽媽死了,人死了後會去那裡?
這個想法,可能就產生出他對人的生死輪迴的思考。
同時,他是王族,當時的印度,是一個分裂的時代,國家間互相征伐,不斷地殺人。可能世尊本身的慈悲心,而且他的本性具有「自我犧牲,成就他人」的性格,若果要他當了國王,他就可能必需面對,向其他國家開戰,進行殺戮來擴大自己國家的勢力。
所以我想,他為了解答母親的去處,而且加上逃避傷害眾生,解答王族中所見的爭權奪利現象,就決定離家出走,他的父母,就如此創造了一個讓世尊無法回避的難題,他需要面對和解答。
後來,世尊的國家,就是釋迦族,被別的國家滅族了。大家想想,這是一件多麼令人難堪的事情。
世尊一生的人生,每每都是表現出令他心如刀割的難堪處境和心情,可是因為他的慈悲,他默默忍耐著這種種的磨難,持續49年的說法,直到最後一刻。
大家要記著世尊的特徵,「犧牲自己,成就別人」,「忍耐常人無法忍受的痛苦」。這是釋迦佛世尊為我們表現出來的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