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小兄妹與小羊

在某個貧窮的小村,有一對小兄妹,因為實在很貧窮,村民得每天翻過山,才能到水源打水。

小兄妹倆每天早上,都得背著盛水器皿,翻過山去打水。

有一天,兄妹二人在路上,看見一隻受傷的小羊,兩兄妹愛心地察看,並且在路邊找草藥為小羊醫治傷口,還把自己僅的水分一點給小羊喝,讓牠好過。然後就繼續前去打水。

打水回程時,小羊已經不在路上了。

兄妹回到家,吃晚飯時告訴母親遇到小羊的事情。母親誇讚孩子的善良,多添了飯給小兄妹作獎勵。

過了幾個月,村子裡出現了一頭小羊,小羊在村裡某處,不停的打圈,引起了村民的注意,大家都不知道小羊從那裡來,也不知道小羊干嘛在打圈。

有個村民說:小羊可能在發現了些甚麼,我們不如試試掘地,看看地下藏了甚麼。

於是村民就合力地在那個地方開始掘,一直掘了十天,村民發現在很深的地下,有水在流動,他們這就發現了一口井!整個村子都轟動起來,大家都非常高興,終於可以有水源了。

村民為了記念這隻小羊,把這個井命名為「羊井」。小兄妹從此也不用翻山去打水了。

新增了蔣文正師傅新文章「淺談姓名學」

玄奇大講場,新增了蔣文正師傅新文章「淺談姓名學」。相信很多將要為人父母的朋友,都會為孩子起名字而煩惱,那麼,起名字有甚麼地方要注意,不妨看看。

新增了蔣文正新文章「東西」

玄奇大講場,新增了蔣文正師傅新文章「東西」,從玄學角度,談談為什麼我們會說「甚麼東西」,而不說「甚麼南北」?

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財主與馬兒

有一個財主,聽聞有人說,在沙漠的某處,有一座寶藏。於是他也加入了尋寶的行列。
他為了想比別人更快到達寶藏,他準備了一個大車子,還配上了三匹馬。
他為了想讓馬匹都落力的跑,在馬匹的前面,吊上了一個胡蘿蔔,來吸引馬匹向前追逐蘿蔔,來加快速度。
他出發了。
一路上,三匹馬還算正常地跑,可是財主心想:這幾匹馬還是跑得太慢,如果別人跑得更快,就找不到寶藏了。
於是他鞭撻馬匹,想馬匹跑得更快,開始時有點管用,過不了多久,馬兒因為累了,步程也不能再加快。
財主很生氣,就對馬兒說:你們不給我跑快點,我就不給你們胡蘿蔔!讓你們餓上幾天,你們就知道有吃的話,就願意跑得快!
於是財主把馬兒面前的蘿蔔拿掉,繼續鞭撻著馬兒往前跑。
過了幾天,馬兒們跑得實在夠累了,又餓又累,其中一匹馬實在忍受不了,他發狂的掙脫馬車,跑到遠處找草吃,另外兩匹馬看到了,也一起掙脫馬車,四處的遠跑去找草吃,三匹馬就這樣跑得不見踪影。
沙漠裡,天氣轉壞,大風沙正要到來,只剩下財主一個,孤伶伶地呆在馬車上⋯⋯⋯⋯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合和仙師託小玄語

法乃自然方便現
行如合法見天然
道中有道為大道
道是法者法是道
為諸有情行方便
教會眾等積行善
莫道善少無功效
積累成山顯自然
合和仙師託小玄語

常清道人託小玄語

行行如有善,
自知報必來,
不信因與果,
獨參法與規,
不能到天河,
唯有信因果,
善作皆許可,
常聞有益語,
勤作有用功,
到頭必有利,
喜慶福樂多,
今日賜諸位,
一首祥和歌。
常清道人託小玄語

黃大仙託小玄語

大道行歌歷己亥,
道風妖怪遍娑婆,
美利人物實醜怪,
禍累他國顯災乖,
中朝有道路帶進,
堅強守護與俄通,
合作無間東亞福,
西亞仍有少波瀾,
禍亂漸息重建望,
西歐民亂到處生,
難民衝擊曉前因,
不信善因有善報,
禍來惡報猶未可,
上蒼感格世善人,
護念積德各路人,
避過今年應可有,
大仙扶乩再顯靈,
有期眾子甄盼望,
再會有期在明春。
黃大仙託小玄語

2019年4月22日 星期一

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

從無趣的生活中修行

也許大家和小玄都有同樣的心情,每天上班下班,時間就消耗在繁忙的工作中,想修行的時間都沒有了。
小玄只能這樣想,我們每一刻的思想言行都是一種修行,我們每一刻面對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眾生,我們在工作中,如何與人為善,這是一種內涵修養,這也算是一種修行,我們只能把握這個機遇,在環境中,把這個佛理,發揮到生活中去,處處利人,這才不會使生活變得無趣和失意義。

好人難做

有朋友說:好人難做。
對於許多人來說,做好事,這道理是知道的,但要做起來,好不容易。
我們行善,從佛理的角度,佛說世間顛倒,就是說正確的言行態度,是與世間人的作為,剛剛相反的。
這難不難?難!但是你不堅持,這個功夫就白費了。
世間人認為的好,在佛理上是不好,世間人認為的不好,在佛理中是好,你若不能忍受這個難題,堅持下去,這就會變成隨波逐流了。這一隨,你就墮入險惡了。

知行合一

從網上看到一句話:我們修行,是從知道到做到。
是的,正如小玄一直在勸大家,大家聽懂了一點道理,這是不夠的,大家要從這個道理中,開始實踐,這才能發揮作用,單單是知道了,這不足夠。
身語意三者,不是分開的,是合一的,是知行合一的,知道了就要做到,懂理又能貫徹實行的,就是一個有意義的修行。

無可能不作業,我們選擇做善業

現實中,我們無法任何業(語言,思想和行為)都不做,理論上,不作任何業,也就不會產生業報。
因為現實上無可能不做業,於是我們唯有選擇做善業,避免做惡業帶來的惡報。

為甚麼要行善?

所以為甚麼我們要做善行,多誦經唸咒,作用上,就是為了增長我們向善的業力的力量,使惡業的業感減少,來擺脫惡報。

如何修定力?

我們如何修這個定力?
這個又回到業力的作用上來說。
我們接受某一種事物,或者不接受,本身也是一個「業」。
我們喜愛做「A」,原來這在佛理上是不對的,佛說我們應該做「B」,我們朝著去做B,就是增長B的業力的力量,隨著時間,我們累積起做B的力量,同時抗拒做A,你對A惡業的業感就減少,你也自然不會跟隨A業感的業境去投生了。

不跟隨

小玄想到,我們學佛,或者學道。似乎感到一種道理,就是「不跟隨」。
何謂不跟隨?在佛理中,我們眾生,都隨著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受」(感受與接受)與「觸」(接觸與觸發),而產生反應,這個反應,就會讓我們跟隨著那個眼耳鼻舌身意的反應走下去。
在我們一般的眾生裡,想要不跟隨這個由「觸」而引發的反應,這個反應,就是「受」,是非常困難的。
舉一個例子,我們吃一片薯片,這個薯片與我們的舌根,相「觸」了,就引起我們味覺的反應,我們自然會生出好吃與不好吃,然後就接下來一片一片地吃下去,或者就把這個薯片丟一旁。
我們一片一片地吃下去,就是跟隨了。每一片吃的味覺反應,也是一個「業」,而我們跟隨著這個反應做業,做業的次數多了,業力的力量也同時變大了。
所以,我們談「定力」,這個定力,就是對這些觸受反應的抵抗能力。越大的定力,表現出來的,就是對事物的「脫離感」,感覺像周圍布滿了牽線,在拉著自己,自己卻很抗拒。這在佛經中,佛陀告誡我們,他教我們應以甚麼心態,去擺脫這些束縛,越能擺脫的,就是定力越強。
所以,當人們到死亡的一刻,越能不跟隨業力顯現的境像的,定力越好,就能超越生死,不因隨業境而再次投生,繼續輪迴。

2019年4月16日 星期二

玄妙的「5」字(二)

美國人對「第五代」的事物和5字的忌諱。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簡單說是凡是第五代的東西,都不能直接顯示5字,兩者不能同時岀現。
小玄繼續胡思亂想,想到了下面另外兩個「第五代」。
根據中共的說法,習近平是中共中央「第五代」領導核心......
中國銳意發展「第五代」移動網絡,簡稱「5G」......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玄妙的「5」字

突然想起一件事,這件事小玄很久以前想過,近幾年差點忘了。是甚麼呢?就是一個美國人,或者說美國科技界的一個「秘數」,也可算是一個秘密。
過去,Intel 主宰電腦芯片,從8088,80286,80386,80486,到了這一代,Intel 放棄人們的預期,不叫80586,而是改稱新一代芯片做Pentium (這個字也含有五這個意思,就是不使用「5」。)
iPhone,大家都知道,型號從iphone,iphone 2,iphone 3g,iphone 4,可是到了第五代,Apple 決定第五代不叫 iphone 5,而是叫iphone 4s。直到推出第六代iphone,apple 才重新命名為 iphone 5,iphone 4,是歷代中最成功的型號,在iphone 4 發佈後不久,Steve jobs 也死了,沒有遇上5字。
總之,就是想辦法避開使用「5」這個數字。有趣吧?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善根與福田

善為根基,是名善根。
善為種子,是名善因種子。
播下種子之處,為福田,一粒一粒的播種,福田就越變廣大。
田疇廣大,需要勤行播種,以待收獲。
又要勤行護養,使種子發芽成長,成長有各種階段,切切裁培。
最後,時候適宜,種既長成,滿田皆熟,得大豐收也。

小玄每天的功課

小玄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做誦經功課,因為持續了好幾年,小玄修習的經文和持咒,也越來越多樣,每部經文都很短,一部經大約只需五至十分鐘就唸完,每部經我每天只唸一遍,持咒也很簡短,每個咒,只唸三遍,可是持的咒也有十個八個。
佛經主要誦唸有六七部,道經也有六七部,另外十幾個咒。
小玄在修持上,並不算特別猛利,只是肯去持續地做,希望積少成多,也不去計較自己誦了多少遍,相比有些師兄,他們能持咒十萬八萬遍,小玄是自嘆不如,不過也樂於持續的做功課。
遇上一些有意思的經典,也樂於分享給大家,讓大家一起誦唸。
近來,小玄在誦完經後,如果時間尚可,也會抽一點時間來靜坐,每次大約二十到三十分鐘。小玄也不知這種靜坐的方式,是不是正確,只是閉目靜坐,盡量讓腦袋不去想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希望有機會,也可以到仙壇前,請教仙師,正確的靜坐方法,好讓可以把心得,分享給大家。

2019年4月6日 星期六

求回報與不求回報

我們行善,若果求回報,你可以得到50分的成果,如果我們不求回報,你可以得到數不盡的分數成果。

簡單的例子

如果他還有點不明白,我來說一個簡單的事。

你去扶一個老人家過馬路,當過了馬路,老人向你回報一聲「謝謝」,這句謝謝,就是你得到的「善報」,這是你的善行,因機緣,快速得到的回報。

若果老人沒有在當時給你這個回報,但你的善行該受這句「謝謝」,老人就需要在下一次遇上你時向你道謝。

而你們分開了,他就需要尋訪你,給你補回這句謝謝。這才了結。

因果報應是這樣,其實都是這個道理,一理通百理明。

即時給別人一個「善報」

我們可以這樣的告訴他們,他做了善行,你給了他讚賞,他也因為這個讚賞,回報了你一個微笑,這個微笑,本身就是善報,這就是很淺白,很即時得到的回報,這就是「因果報應」。

讓人從行善中獲得快樂

當人們做了善行,獲得別人的讚賞和認同,他們內心會感受到一點快樂,因為這種快樂,他們願意更多地去做善事,獲得更大的快樂。

何不給別人一點鼓勵

情況就像一個小孩子,他用功的讀書,考了一個合格的成績,雖然未至於是大好成績,我們也該給他一個讚賞,一個鼓勵,讓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有人肯定和讚賞的,他才會有意願,努力地讀書,獲取更好的成績。
又或我們工作,努力地工作,不過也是希望得到上司的一番鼓勵和認同,我們何不給他們一個鼓勵?

鼓勵別人行善

我們常常去勸善,但總會遇上一種情況,不用說甚麼大道理,就是向人們說「因果報應」,就這一條,就已經相當困難。
有些人,總會說:好心沒好報。
他們覺得對別人好心,做了好事,反而得不到別人的讚賞,他們就灰心,然後就不再相信善有善報。他們選擇不再做利人的事情。
我們該如何去勸導這類人?佛陀說:要渡有緣的人。
意思第一,要勸導一個人,要在適當的時間,這個時間,就是一個機緣。
第二,我們或許可以先聽聽他們做過甚麼好事,或許我們可以先試試讚賞他的善行,讓他感到他做的善行,還是有人認同。
然後肯定的告訴他,他的善行一定會有回應,就正如你剛剛讚賞他的善行,鼓勵他,告訴他,他的善行,對方未回應,但上天都知道的,上天也會讚賞他的好行為。
這對一般的人來說,可能會有一點點的效果,因為他們都希望真的得到「感受到」的回報,我們不應讓他們灰心,然後放棄行善,我們去鼓勵他,讓他知道有人會讚賞,增加他對「回報」的信心。
本來正確來說,我們修行為,不應求回報,但我們去勸善,不得不了解眾生的心態,不能一板一眼的就叫他不要求回報,我們可以試著給他們一個「讚賞的回報」,來安慰他的心,使他有動力做下去。不應斷了他們的善根。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文殊菩薩語

玄機所至,福至心靈,悟得一理,能明自心,心者為為眾之心,為慈悲之心,此心若能恆行之,當受福利,此為一義。

心者,亦為自照自己行藏,常省自身,改惡遷善,亦為一義。

心者,當空之理,心若能空,悟空理,亦為一理。

三理皆源自心,有層次,不同境界,常存護念眾生之心,行利眾生之事,常思觀空之道,三者合來,非常之義,也是非常之人也。

大智文殊菩薩託小玄筆

呂祖語

精藏內丹,以德為基,此丹爐煉,化育為氣,氣育化神,神清歸元,元氣乃先天原氣,投之人身為魂神,以氣為徵,此煉精還神,使氣結成元神,元神受煉,還於虛境,此為初基心訣,明此理,學坐學禪,皆得受益。
呂祖託小玄筆

楊意道人語

行善安樂,福有悠歸,心常利樂,百願成就,無愁無慮,緣緣順利,得寶自然,作業無苦,不隨惡道,天上快樂,人人稱仰,壽算錦長,無病無痛,自得清閑,是人生追求,若望得此等福報,多積善功,日久累德,上述諸事,皆得滿足,不求自得。
楊意道人託小玄轉述

新增了蔣文正新文章「耳珠」

玄奇大講場,新增了蔣文正新文章「耳珠」,談談耳珠的相學。 http://www.divinehere.com/column/01chiang/0601083.html